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中心
以规划为蓝本以项目为抓手 将效果图迅速变为实景图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日期:2017-12-21 关注度:1457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本稿〗〖关闭〗 〖网友纠错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党委政府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各类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是引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行动纲领。

从规划图到实景图,需要的是以项目为抓手,狠抓落实。我市此轮总规回应了哪些民生诉求?又将有怎样的实施路径?

新形势,采取新方式

广开渠道集纳意见建议

2017年3月2日,国务院正式同意成都总规修编的请示。

本轮总规编修借鉴雄安新区、北京、上海等地的规划经验,采取“党委政府抓总、部门横向联合、市区上下互动、公众广泛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技术方案由中规院和市规划院联合编制。

市委、市政府对本轮总规修编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亲自把关,先后20多次到实地踏勘调研,专题研究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并10多次专题听取总规方案汇报。

11月28日,住建部副部长黄艳主持成都总规修编专题研讨会,对成都总规内容及编制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轮总规编制与各专项规划、区(市)县四级体系规划同步开展、协同推进。

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我市先后10余次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刘太格、李晓江等国际国内顶级规划专家,王浩、王成善等6位院士,共92人次对总规提出意见建议。

10月23日,总规发给各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管委会征求意见。11月1日至30日,通过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总规四进”(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对收集到的意见均进行了充分吸纳。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形成目前的总规成果。

新抓手,落实新规划

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项目已确定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宏伟蓝图绘制之后,成都以迅疾之势,谋定以三大新城、十大重点工程和66个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项目。

对标规划强落实,我市三大新城的发展蓝图首先跃然纸上。

空港新城——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洲际枢纽,我国向西向南的国际门户,国际交往中心与国际消费中心,国际性赛事名城。

简州新城——依托东西城市轴线与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交会处的区位优势,形成成渝发展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先进智造基地。

淮州新城——作为成遂渝经济发展带与龙泉山东侧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发展成为成都市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地,成都双港的航空补给港,通用航空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基地。

与此同时,全市确定了十项引领性项目。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建设成为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规划面积1275平方公里。主要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

天府奥体城——能够承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综合赛事及顶级单项赛事,同时兼顾群众体育需求,规划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

绿道和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实施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的三级绿道体系,串联生态景观资源、公服设施及交通枢纽,总长16930公里。

天府锦城——将两江环抱区域建设成为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展示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老城中优转型示范区。通过“锦城十景”塑造城市品牌。

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工程——是发展天府文化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传承川西农耕文明历史文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天府文化为内核,通过整理、保护、修复,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成都旅游的靓丽名片、展示天府文化的地理标识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

锦江水生态治理及绿道建设——是实施全域增绿、构建五级绿化体系的重点工程。通过“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的路径,建设成长240公里的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

天府锦城生态公园——以天府绿道网络为骨架,打造环状生态公园,展现天府文化的蜀川画卷。

天府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总部基地、综合商务中心、天府商业中心、天府文化中心。

轨道交通线网——构建“国铁干线、国铁公交化运营线路、城市轨道”三铁有机融合、功能互补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此外,还以66个产业园区(集聚区)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加快建设66个功能配套完善、彰显文化风貌、体现生态宜居的产业园区(集聚区)。尽快建成一批有承载能力的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及办公配套等,形成可租赁,可转换的平台。

新方略,回应新诉求

新总规推动城市实现新跨越

“增进人民福祉”是本次总规的一大亮点,那么总规修编可以给人民群众带来哪些实惠?

此轮总规修编中提出,构建由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及功能性设施构成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在全域统筹布局十一类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及功能性设施,支撑城市能级提升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打造“步行15分钟生活圈”,在15分钟步行距离内依托公共交通和绿地网络,建设社区综合体,形成标志性、活力性、高品质的社区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社区服务,精准规划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人口结构相适应,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差异化建设引导。同时整体优化就业与居住空间布局,扩大居住用地与住房供应,形成多元化的住房供给结构,重点增加租赁性住房、人才公寓、产业园区配套住房、棚改安置房、商品住房等多种类型住房。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环境噪声、辐射污染、水污染防治。另外还将科学治堵,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以轨道交通为核心优化公交和慢行网络,大幅提高绿色出行分担率,构建高效互联道路体系,形成“三绕十七射”高速公路网络,为居民快速出行提供便利。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高路网密度,提升道路交通效率,落实街区制要求,增加城区次支路密度,促进微循环,丰富街巷的交往、展示、游憩功能,提升街道活力。

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也是为大家所喜欢的。本次总规提出要构建融汇自然与文化特色的整体景观格局,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风貌,形成“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风貌特色,塑造具有全球识别性的城市形象,并为居民提供多元宜人、愉悦舒适的城市空间。一是构建“三轴、四心、多片”的整体景观格局,“三轴”为东西城市景观轴、城市中轴线景观轴、东部城市新区景观轴;“四心”为四个景观核心区,包括老城中心、天府新中心、空港新城城市中心、简州新城城市中心;“多片”为建设多个展示天府文化形象、体现时代特征的重点景观片区。二是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建筑高度,重点强化对临近山体、河流、公园、历史文化片区的“四边”区域建筑高度管控,营造标志性天际线,特别是要将城市天际线融入到龙门山、龙泉山背景之中,形成独具成都特色的城市象征。

成都是我国唯一能看见雪山的特大城市。唐朝诗人杜甫用“窗含西岭千秋雪”生动描绘了成都作为我国唯一能看见雪山的特大城市的空间特质。本次总体规划编修紧紧抓住这一空间特质,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管理,立足保护好“两山相望”的格局,沿重要开敞空间、城市节点、历史古迹等区域,重点构筑了29条观山视域廊道,实现“望山见水”,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

【专访】

市规划局局长张瑛

推动城市格局的千年之变

此轮总规着眼延续千年立城的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与国家战略、城市目标、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布局、产业形态相适应的差异化空间功能布局。市规划局局长张瑛表示,此轮总规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推动城市东进,引领城市由单极发展向“双城”时代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迈进,由同质化竞争向错位互补发展迈进,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从空间布局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夯实空间基础。

张瑛表示,具体来讲,本次总规提出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空间结构。一心,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两翼,即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三轴,分别是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多中心,即在市域范围内形成28个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中心。

“成都2000多年的城市发展是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以单中心聚集的发展方式进行拓展的,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和世界上其他许多特大城市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大城市病’问题。成都市目前正处于超大城市形成期,从2010年开始,成都市每年净增加50万人口,人口增速已达3%以上,预计增长势头还将持续5-10年,按照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增速超3%的人口高速增长时期正是特大城市进行空间结构调整的窗口期,太早条件不成熟,太晚有可能积重难返,调整代价过高。”他表示,因此,本次总规着眼于延续千年立城的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抓住简阳代管和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的机遇,在龙泉山以东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形成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洲新城各具特色的三个城市组团,来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转移和城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增量,推动城市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晓江

把满足民生诉求放在突出位置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过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等研究的李晓江表示,成都自古以来素有天府之称,是具有优秀的人居文化环境传统的城市,城市宜居品质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高强高密开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凸显,已经对成都的城市品质和宜居环境造成了损害,和我国诸多特大、超大城市相似,进入了“大城市病”暴发高风险期。因此,城市发展必须强调价值观的转变。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成都总规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建设高品质的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把满足成都居民快速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在大幅度提升生态空间规模和质量的同时,合理控制全市的开发建设强度,有效遏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圈层式蔓延;注重以人为本,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构建步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满足基本居民生活日常需求;建设五级绿化体系,满足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游憩生活需求;构建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科学治堵,使居民出行更为高效便捷;同时通过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等举措,努力建设让市民能看到更多碧水蓝天的美丽成都。

【愿景】

大学生吴莹:规划是以人为本的,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出行难”问题,是人们迫切希望改善的,轨道交通终将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总规在这方面考虑得很人性化,也很长远。而且总规在修编过程中,进校园征集意见,让大家感受到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有更多的参与感。

市民刘勋:我特别留意到本次总规建立了“目标—载体—措施—行动计划”的规划实施路径,近期拟定了三大新城、十大重点项目、66个产业园区(集聚区)等重大项目,以切实推动总规实施落地,感觉非常务实。

本报记者 袁弘


打印】【关闭】【网友纠错